自然教室(霹雳)的第四次活动于2013年10月20日(星期日)在水闸稻田圆满举行。这是继上次稻田行的“续集”,主要是让孩子亲眼见证稻穗的成熟。此活动共六个家庭参与,十二位大人,八位小孩。农主女儿美玲一家不克出席,但可喜的,May一家终于归队了!
活动原订于星期六傍晚举行,但连绵的长命大雨扫了大家的兴。唯有改在星期日早上出发成行。也许上天有感,雨一直下到周日凌晨便停歇。周日清晨挂起大太阳,稻田一片晴空万里,风和日丽。
Alice为大家准备了冷甲著名的福州包点和加央角当早餐。大家在观音庙吃早点的当儿,一群孩子被蜗牛吸引了,孩子们嚷嚷地驻足围观,蜗牛都被吓得缩进壳里了!
用过早点,大家高唱主题曲《感恩大自然》作为活动前奏。接着,由四岁的善善在爸爸的陪同下,跟大家分享稻米的生长过程。
从播下稻谷、等稻谷发芽、在稻田插秧、等秧苗长出稻穗、最后收割,善善站在椅子小讲台上,娓娓道来,仿若一个演说家。不过,善善把“猫头鹰”误说成“鹦鹉”啦!这次的活动主角是猫头鹰,它是农田的捕鼠高手,因此农夫会给猫头鹰设置“屋子”哦!
![]() |
活动前奏 |
在前往稻田途中,大家一起数数看,稻田里究竟有多少家猫头鹰的屋子呢?
结果有人只看见一个,有些说三个、四个……而八岁的承泽数到最多,高达六个!其中一个“搬家”了,所谓“搬家”,就是只剩支架,不见房子。
抵达稻田后,小孩们都发现,稻苗已长高、稻穗也长出来、泥土的水也收干了。一片稻浪,绿中带黄,稻谷饱满,真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啊!
![]() |
稻禾成熟时
|
串串稻穗,粒粒米香,究竟一棵稻可以生产多少粒米呢?大家就来实地数一数吧!福源叔叔采了一小串稻穗,分给大家数。十五、九、十七、十……总和加起来等于103粒!一棵稻可长出五六串稻穗,也就是说一棵稻就可以生产出六百粒米,足以煮成一碗饭!
自然教室小常识:以潘农主丰富的种稻经验,1.2英亩的田地可以生产10-12吨的稻米。提高产量的秘诀是,掌握好施肥的时机与剂量,并且时时除草。果然是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!
![]() |
数数看,有几粒稻米? |
![]() |
稻田行 |
![]() |
一家亲 |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